close

2009-02-03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農曆年前,主計處發布台灣失業率於去年12月升逾5%,震驚府院,馬總統在除夕前一天急召內閣垂詢,內閣遂於週日推出新方案,預計增撥200到300億元的小型公共工程,以釋出15萬個就業機會,讓今年失業率降至4.5%以內。

 台灣去年底失業情勢惡化之快,超乎各方預期,非僅失業率提前在年底衝破5%,並且白領失業急速升高,具大學以上學歷的失業人數在去年12月更升至14萬人的歷年新高,這個數字是兩年前的2倍,顯而易見的是,這一波起因於金融海嘯的失業狂潮,非僅基層勞工受創,白領就業者也受到空前的衝擊,這個失業結構的變化也屬歷年僅見。

 這一波失業有「量」的急升、更有「結構」的變化,但面對這一波來勢洶洶的失業狂潮,內閣密集研商的促進就業新方案,仍不脫凱因斯式的擴大公共建設模式,期望藉由加碼建設預算以提升就業效果。但1930年代美國總統羅斯福所採取的擴大公共建設政策能奏效,台灣今天依樣畫葫蘆就能奏效嗎?內閣此一期待只怕是過於樂觀了。

 羅斯福新政的成功,有其「就業結構」的有利的背景,惟這一點經常為各界所忽略,依據美國的歷史統計資料,1930年代美國基層勞工(機器操縱者、基層勞工等)占就業者達49.4%,農民達21.2%,兩者合計逾70%,白領就業者僅29.4%,在農民及基層工人居多的大環境下,自然可以在羅斯福新政所釋出的築路、造林、建壩等工程中一展所長,得其所哉。

 如今台灣的就業結構,服務業及製造業的白領就業者所占比重高逾60%,基層勞工及農民合計占就業人口僅35%,而近年自大學畢業的人力,每年已達29萬人,在高學歷人力供過於求下,大學生的失業率已居各業之冠。試想,要這些學有專長的高學歷者紆尊降貴參與營建工程,勢有所不可能。這說明台灣今天人力的結構已全然不同於1930年代的美國,若仍一味效法羅斯福擴大公共建設的新政,其所創造的就業效果必將大打折扣。

 再者,台灣已簽署世貿組織(WTO)的政府採購協定並於去年底獲WTO正式採認,依協定內容,未來逾2億台幣的公共工程必須開放日、韓、美、歐等40個簽署國廠商投標,如此一來,這個數千億元的擴大內需效果能否悉數留在國內?不無疑問。此外近年台灣每項重大工程無不引進大量外勞,若未來仍循例引進外勞,在前述這些林林總總的外部效果下,數千億重大建設對於降低國內失業率的作用,勢必蕩然無存。

 從學理而言,擴大公共建設確實會創造乘數效果而促進一國經濟成長,同時也能因此衍生出可觀的就業機會,但是在台灣就業人力結構白領化的今天,在政府採購市場開放國際標的今天,在外勞無役不與的今天,擴大公共建設對國內景氣的刺激作用已不可同日而語,而其所衍生的就業效果,自然也難以如1930年羅斯福新政這般的神奇有效。

 台灣的人力政策長久以來一直存在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的困境,國內大學及獨立院校迄96學年度已達148所,每年畢業的大學生23萬人、碩博士逾5萬人,如今成為失業大軍的也正是這些政府投入大筆預算培植的白領人力,但政府在面對本次失業狂潮,卻仍沿用凱因斯依據70年前就業人力結構所設計的模式,這種食古不化的作法,令人感慨。

 我們認為,適度的擴大公共建設改善危橋、危險教室是需要的,但實在沒有必要為降低失業率,而把數千億元的資源全數浪擲於此而最終未必見效。在政府力圖降低失業率之際,是否應看看台灣的人力結構,是否應看看台灣教育體系每年培養了多少領域的人力,若能結合人力的結構再研擬促進就業方案,不但於短期有降低失業率的效果,於長期更可因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而一舉突破台灣經濟長期發展的瓶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