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不定額是近1-2年來投信或理專都會提及的一種投資方法,它與定期定額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它可以隨投資人的設定(或銀行及投信的設定),在扣款日淨值比初次申購時淨值低於某一比例時,增加申購金額,反之亦然。這樣的方法看起來真的是非常的聰明,而且又以機械化的方式克服了人性的貪婪與恐懼,跌的時候多買,漲的時候少買,簡直是再理想也不過了。

不過這種投資方式存在著一種絕對報酬與報酬率的迷思,我們來看以下三種不同情境的實例就可以更清楚這個投資方式的盲點所在。前提假設,一檔基金的期初單位淨值是100元,不論是定額或不定額,我們都在第一期投入金額1,000元,未來每上漲10%,不定額的投資方式會減少10%投資金額,下跌10%則增加10%投資額,定期定額則是每期都投1,000元(這規則每家投信或銀行都不一定,但原則與這裡所提的是一樣的)。

長多格局

假設未來10期扣款日,每次單位淨值都剛好比上一期多10元,亦即在第10個扣款日單位淨值是200元,這兩種投資方式的報酬會有什麼差異呢?從下面這張表來看,定期不定額的單位成本跟報酬率都比定期定額的好,不過由於投入金額是會隨著淨值上漲而逐漸減少的,以致投資金額僅有定期定額的一半而使絕對報酬少了1,124元,而這正是我前面所說的絕對報酬與報酬率的迷思,雖然看起來定期不定額很有效率,但是在絕對報酬上就沒有定期定額高了,不過,這時通常只會聽到理專跟你強調報酬率的部分。



長空格局

不過這還不是我最討厭的狀況,最討厭應該就是一路向下的情境。假設每期淨值都少10元,最後一期是1元,績效比較起來差多少呢?我們一樣從下面的表就可以看的很清楚,平均成本跟報酬率部分還是定期不定額比較好,不過虧損金額卻多了4,300元喔,而且投入金額多可是了5,500元,像這種狀況如果持續個一兩年,不但基金虧錢,還要多投很多資金進去,看起來實在不是一個聰明的投資法。



區間波動

最後一種狀況是我之前就提過比較適合用定期不定額的情境,也就是區間波動。我這邊設定的是淨值在正負20%作波動,實證的結果呢?定期不定額的單位成本、報酬率跟絕對報酬都比定期定額好呢!所以我在共同基金-定期定額?單筆投資?裡面所說的推論可是有根據的喔!





看過了三個實證,我想大家應該很清楚定期不定額的適用時機跟缺點了吧!再進一步推論,就是在波動度低的基金或市場是較為適用定期不定額,例如日本、美國、歐洲這種大型的經濟體。那新興市場的部分,例如東歐、東協、拉美就用定期定額會比較適合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u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